一、前期檢查與準備
(一)結構檢測
1.使用紅外熱像儀檢測空鼓區域(溫差>3℃判定為空鼓),傳統敲擊法可能漏檢約20%的隱蔽缺陷。
2.評估混凝土強度下降情況,銹蝕嚴重的鋼結構需測厚(腐蝕率超過原厚度30%時應更換)。
(二)安全防護
1.吊籃設備符合GB 19155標準,懸掛系統配備雙保險鎖止裝置,作業人員穿戴全身式防墜安全帶(雙鉤交替固定)。
2.設置雙層防墜網(孔徑≤10mm),工具配備防墜鏈。
二、基層處理技術
(一)表面處理
機械打磨去除疏松層至堅實基層(平均打磨深度約35mm),高壓水槍清洗(壓力≥20MPa)提升30%粘結強度。
裂縫處理:寬度>0.3mm的裂縫開V型槽,注入環氧樹脂或聚合物改性砂漿封閉。
(二)加強措施
滿掛鍍鋅鋼絲網(規格10×10mm/?0.8mm),采用膨脹螺栓固定(間距≤300mm),界面劑涂刷后粘結強度≥1.5MPa。
三、防腐修復工藝
1.采用"三涂兩布"工藝:底漆→玻纖布→中涂→玻纖布→面漆,涂層總厚度≥800μm。
2.施工環境溫度控制在5-35℃,濕度≤85%,冬季需搭設保溫棚維持基面溫度≥10℃。
四、結構加固措施
(1)鋼板包箍加固
環向包箍間距≤1.5m,縱向加強肋間距≤2m,采用M20膨脹螺栓固定(預埋深度≥120mm)。
焊接完成后二次防腐處理:噴砂達Sa2.5級后涂刷環氧富鋅底漆(干膜厚度≥80μm)。
(2)抗震抗風設計
頂部設置避雷環(截面積≥100mm2),包箍系統經12級風壓和7級地震模擬測試。
五、質量控制與驗收
1.涂層檢測
使用濕膜卡/干膜測厚儀檢測涂層厚度,允許偏差±10%。
電火花檢測儀(電壓5kV)檢查針孔缺陷,漏點≤3個/㎡。
2.驗收標準
粘結強度≥1.2MPa(拉拔試驗),空鼓面積<5%。
防腐體系設計壽命≥15年,大修周期≥8年。
六、長效維護機制
每季度檢查涂層粉化、龜裂情況,每年復測避雷系統電阻值≤4Ω。
建立數字化檔案,記錄修復區域GPS坐標、材料批號及檢測數據。
本文采摘于【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主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