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煙煙霧發生器的安裝與調試技術規范
一、安裝前準備
1. 設備檢查與工具準備
- 核對設備清單:確認主機、煙霧發生模塊、控制系統、氣管、電源線等組件齊全。
- 準備工具:扳手套裝、密封膠、萬用表、粒子計數器(用于驗證煙霧濃度)、防靜電手套。
- 環境要求:安裝區域需保持干燥(濕度≤60%)、通風良好,遠離易燃物和強電磁干擾源。
2. 技術文件確認
- 仔細閱讀設備說明書,重點掌握電氣參數(如220V/50Hz電源要求)、氣路接口規格(如Φ6mm氣管)及安全警示。
- 確認安裝位置:選擇平整臺面或支架,確保設備周邊預留≥0.5米操作空間。
二、機械安裝步驟
1. 主機定位與固定
- 將主機放置在預定位置,使用水平儀調整至水平狀態。
- 采用防滑橡膠墊固定主機四角,防止振動傳導至實驗臺。
2. 氣路系統組裝
- 按說明書連接煙霧發生模塊與主機的進氣口,使用專用卡箍固定氣管,確保接口處無漏氣。
- 安裝排氣消音器:在排氣口加裝耐高溫消音棉(厚度≥2cm),降低運行時噪音至≤65dB(A)。
3. 電氣接線規范
- 電源接入:采用三芯接地電纜連接主機電源輸入端,接地電阻需<4Ω。
- 信號線連接:將煙霧濃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通常為RS485接口)接入控制系統對應端口。
- 防護措施:所有裸露導線需套耐熱絕緣護管,接線端子壓接牢固度需通過拉力測試(≥50N)。
三、調試流程
1. 通電前檢查
- 目視檢查:確認氣管無扭曲、電源線無破損、各接口緊固。
- 電氣測試:使用萬用表檢測電源線通斷,測量控制系統供電電壓波動范圍應控制在±5%內。
2. 初始化設置
- 啟動控制系統:按下開機鍵后等待自檢完成(約30秒),觸摸屏顯示主界面。
- 參數預設:根據實驗需求設置基礎參數,如煙霧濃度(建議初始值設為0.5m?³)、發生頻率(10-30次/分鐘)、單次噴射時長(2-5秒)。
3. 功能測試
- 空載試運行:啟動設備后觀察氣路系統是否暢通,聽電機運轉聲音應均勻無異響。
- 煙霧濃度校準:
(1) 開啟粒子計數器,置于距離發生器出風口30cm處
(2) 調節設備至最大煙霧輸出,記錄實測濃度值
(3) 對比標定值(允許偏差±10%),通過調整氣泵流量閥進行微調
- 溫度驗證:使用紅外測溫儀檢測加熱模塊表面溫度,正常工作溫度應穩定在200-250℃區間。
4. 聯動調試
- 模擬工況測試:設置梯度濃度曲線(如0.1→0.5→1.0m?³階梯變化),觀察控制系統響應速度(延遲時間≤2秒)。
- 報警功能驗證:故意觸發過載保護(如持續高濃度運行10分鐘),檢查聲光報警是否正常啟動。
四、參數優化
1. 煙霧特性調整
- 濃度控制:通過調節壓縮空氣流量(推薦工作氣壓0.4-0.6MPa)與煙霧劑注入量的比例實現精準調控。
- 粒徑分布:更換不同孔徑的霧化噴嘴(如5μm/10μm可選),影響PM2.5/PM10占比。
2. 時序參數設置
- 噴射周期:根據實驗需求設置靜置時間(如30秒)與噴射時間(如5秒)的循環模式。
- 衰減補償:啟用智能補償功能,自動抵消因過濾器堵塞導致的濃度衰減(每8小時衰減率≤5%)。
五、安全規范
1. 運行監控
- 實時監測參數:重點關注溫度(>300℃立即停機)、壓力(>0.8MPa泄壓)、濃度(超限報警)三項關鍵指標。
- 應急處理:配備二氧化碳滅火器,制定煙霧泄漏應急預案(如開啟備用排風系統)。
2. 日常維護
- 清潔制度:每20小時清理一次霧化腔積碳,每月更換進氣過濾棉。
- 耗材更換:煙霧發生頭建議每500小時更換,氣泵軸承每2000小時注油保養。
六、驗收標準
1. 性能指標
- 濃度控制精度:±5%設定值
- 長期穩定性:連續運行8小時濃度波動≤10%
- 響應時間:濃度達到90%設定值時間<3分鐘
2. 文檔記錄
- 填寫安裝調試報告,包含設備序列號、校準數據、測試截圖等溯源信息。
- 存檔保存:調試記錄至少保存3年,便于質量追溯。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