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電極是環境監測、水處理及生物發酵等領域的關鍵傳感器,其準確性和穩定性直接影響數據可靠性。正確的校準與維護是延長電極壽命的核心,但實際操作中常存在誤區。
關鍵校準步驟
校準頻率與標準液選擇
常規應用建議每周校準一次,高精度需求場景(如發酵過程)需每日校準。
使用飽和空氣水(20℃下溶解氧約8.26mg/L)或無水亞硫酸鈉配制的零氧溶液,確保標準液濃度準確。
標準化校準流程
零點校準:將電極浸入無氧溶液中,待讀數穩定后歸零。
斜率校準:轉移至飽和空氣水中,調整輸出至理論值(如8.26mg/L)。
溫度補償:根據實際水溫修正溶解氧值,避免因溫差導致±0.5mg/L以上的誤差。
校準后驗證
使用第三方標準液復核,確保校準偏差≤±5%。
常見維護誤區與解決方案
誤區一:忽視電極膜污染
現象:響應時間延長、讀數漂移。
對策:定期用去離子水沖洗膜表面,每月更換一次聚四氟乙烯(PTFE)或硅橡膠膜。
誤區二:電解液干涸未及時補充
現象:電極內阻增大,靈敏度下降。
對策:每周檢查電解液液位,按說明書補充溶液,避免氣泡殘留。
誤區三:長期存放未做保護
現象:膜干裂、電解液結晶。
對策:短期存放(≤1周)時,將電極浸入去離子水;長期存放(>1周)需更換新膜并充滿電解液,密封保存。
誤區四:機械損傷導致漏液
現象:電極外殼破損、電解液滲出。
對策:操作時避免撞擊或彎折,定期檢查O型圈密封性。
總結
通過規范校準流程、定期維護膜和電解液、避免操作誤區,溶氧電極壽命可延長至2年以上。建議建立維護檔案,記錄校準時間、膜更換周期及故障現象,以便快速排查問題。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