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揚塵在線監測儀的數據是確保監測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關鍵環節,通常需要遵循標準化的流程,結合設備特性和使用場景進行操作。以下是校準的主要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校準前的準備工作
1.確認校準環境與設備
環境要求:選擇清潔、無揚塵干擾的室內環境(如實驗室)或在設備停機狀態下進行,避免外部污染源影響校準結果。
校準設備:
標準粉塵源:如已知濃度的標準粉塵(如石英粉塵、滑石粉),用于模擬揚塵環境。
高精度采樣設備:如中流量采樣器(配套濾膜),用于手工采樣對比(參考方法)。
校準儀器:包括標準流量計、溫濕度計、氣壓計(用于校準設備內部環境參數)。
工具:扳手、螺絲刀(用于拆卸設備部件)、酒精棉球(清潔傳感器)。
2.設備檢查與預處理
-檢查監測儀外觀是否完好,傳感器探頭是否有積塵、污染或損壞,如有需先用酒精棉球輕輕擦拭(避免劃傷探頭)。
-確認設備供電穩定,通訊功能正常(如連接云端平臺的設備需確保數據傳輸正常)。
-記錄設備當前參數設置(如量程、采樣時間間隔等),以便校準后恢復。
二、校準方法與步驟
揚塵在線監測儀的校準通常包括零點校準、跨度校準(量程校準)和比對校準,具體操作如下:
1.零點校準(校準設備零值)
目的:消除設備在無粉塵環境下的基線漂移,確保零濃度時讀數準確。
操作步驟:
1.將監測儀的采樣口用干凈的堵頭密封,或通入經過高效過濾的潔凈空氣(零氣)。
2.等待設備數據穩定(通常需5-10分鐘),進入設備校準界面,選擇“零點校準”功能。
3.系統自動將當前讀數設置為零點,校準完成后移除堵頭或潔凈空氣源。
2.跨度校準(校準設備量程)
目的:驗證設備在已知粉塵濃度下的響應準確性,調整量程誤差。
操作方法:
標準粉塵發生法(適用于具備校準腔體的設備):
1.將標準粉塵通過粉塵發生器均勻分散到校準腔體內,形成已知濃度的粉塵環境(如100μg/m³、500μg/m³)。
2.將監測儀的采樣口接入校準腔體,開啟采樣泵,等待數據穩定(約10-15分鐘)。
3.在設備校準界面輸入標準粉塵濃度值,選擇“跨度校準”,系統自動調整傳感器響應系數,使顯示值與標準值一致。
手工采樣比對法(適用于無校準腔體的設備):
1.在監測儀采樣口附近,使用中流量采樣器同步采集空氣樣本(采樣時間與監測儀一致,如1小時),記錄采樣體積。
2.將濾膜稱重計算實際粉塵濃度(參考《環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GB/T15432)。
3.對比監測儀顯示值與手工測量值,若誤差超過允許范圍(如±10%),在設備后臺調整修正系數,直至兩者一致。
3.環境參數校準(溫度、濕度、氣壓)
-部分監測儀內置溫濕度、氣壓傳感器,環境參數會影響粉塵顆粒的懸浮特性和設備測量精度。
校準方法:
1.使用高精度溫濕度計、氣壓計測量現場環境參數。
2.進入設備設置界面,輸入實測值,系統自動修正因環境參數偏差導致的測量誤差。
4.多點校準(可選)
-對于高精度監測需求(如國控點、科研場景),需進行多點校準,覆蓋設備量程的0%、20%、50%、80%、100%等多個濃度點,確保全量程范圍內的準確性。
-操作步驟:依次使用不同濃度的標準粉塵重復上述跨度校準步驟,繪制校準曲線,驗證線性度。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