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埃爾流動性試驗儀的使用注意事項
劉埃爾流動性試驗儀主要用于測定澆注式瀝青在特定溫度下的流動性能(如流動時間、擴展度等),以評估其施工和易性及高溫穩定性。該試驗對溫度控制、操作流程和儀器狀態要求較高,以下是使用注意事項及相關要點:
一、試驗前的準備與檢查
1、儀器完整性檢查
1.1確認儀器組件齊全:包括金屬圓筒(內徑約 100mm,高約 50mm)、底板(表面光滑的金屬或玻璃材質)、溫度計(精度 ±0.5℃)、秒表(精度 0.1s)等。1.2檢查圓筒內壁和底板是否清潔、無油污或瀝青殘留,避免影響試樣流動特性。1.3確保儀器放置在水平臺上(可用水平儀校準),避免因傾斜導致流動方向偏移。
2、溫度控制要點
2.1試驗溫度通常為180℃±2℃(根據標準或設計要求調整),需提前用恒溫烘箱或水浴預熱圓筒和底板至試驗溫度,并保持至少 30 分鐘。2.2試樣加熱時需嚴格控制升溫速率(一般不超過 5℃/min),避免瀝青過熱老化。加熱至流動狀態后,攪拌均勻并立即注入預熱后的圓筒(注:從加熱到完成試驗應在 30 分鐘內完成,避免性能變化)。
二、試驗操作關鍵注意事項
1、試樣注入要求
1.1將預熱后的圓筒垂直放置于底板Z央,緩慢倒入攪拌均勻的瀝青試樣,直至試樣略高于圓筒上口,用刮刀刮平表面(避免氣泡卷入)。1.2倒樣過程中需保持試樣溫度穩定,若注入時間過長導致溫度下降超過 5℃,需重新制備試樣。
2、流動時間與擴展度測量
2.1提起圓筒:迅速且垂直地提起圓筒(提離時間控制在 1~2 秒內),同時啟動秒表,記錄試樣流散至直徑不再變化的時間(即流動時間,單位:秒)。2.2測量擴展度:待流動停止后,用鋼尺在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測量試樣擴展后的Z大直徑和Z小直徑,取平均值作為擴展度(J確至 1mm)。2.3注意:若試樣流動過程中出現破裂、局部堆積或明顯方向性偏移,需檢查儀器水平度或重新制樣。
3、平行試驗要求
3.1同一試樣需進行2~3 次平行試驗,每次試驗需更換新的底板或C底清潔底板,避免殘留瀝青影響流動阻力。3.2若平行試驗結果的流動時間或擴展度差值超過平均值的 ±5%,需重新試驗。
三、數據處理與影響因素控制
1、結果判定
1.1流動時間越短、擴展度越大,表明瀝青流動性越好,但需結合設計要求(如目標流動時間為 30~60 秒)判斷是否符合施工要求。1.2若設計文件對擴展度有具體指標(如≥200mm),需嚴格對照標準判定。
2、關鍵影響因素
2.1溫度偏差:溫度每降低 5℃,流動時間可能增加 20%~30%,因此需全程監控試樣和儀器溫度,避免環境溫度波動(建議在恒溫室內操作)。2.2試樣均勻性:攪拌不充分或存在離析會導致流動不均勻,需確保瀝青混合料各組分分散均勻(可采用機械攪拌輔助)。2.3儀器清潔度:殘留瀝青或油污會增加流動阻力,每次試驗后需用溶劑(如二甲苯)C底清洗圓筒和底板,并用干凈布擦干。
四、A全與維護要點
1、A全操作
1.1試驗涉及高溫瀝青(180℃左右),需佩戴隔熱手套、護目鏡,避免T傷;操作需在通風良好處進行,防止瀝青煙氣吸入。1.2加熱設備(如烘箱、電爐)需遠離易燃物,使用完畢后及時斷電。
2、儀器維護
2.1定期檢查圓筒內徑和高度是否符合標準(公差 ±0.5mm),底板表面是否平整(粗糙度≤0.2μm)。2.2秒表、溫度計需定期校準(建議每年一次),確保計量精度。2.3長期不用時,儀器需清潔干燥存放,避免金屬部件銹蝕。
五、相關標準參考
1、《鋼橋面鋪裝 第 4 部分:澆注式瀝青》(JT/T 1131.4-2023)中對劉埃爾流動性試驗的溫度、操作步驟和指標要求有明確規定。
2、《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可能涉及類似流動性試驗方法,可結合實際工程標準調整操作細節。
通過嚴格遵循以上注意事項,可確保劉埃爾流動性試驗結果的準確性,為橋面鋪裝澆注式瀝青的配合比設計和施工質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據。操作中若發現異常數據,需從溫度、儀器狀態、試樣制備等方面逐項排查原因。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