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一、【試驗目的】
探究鋰電池極片在高低溫交變試驗箱內不同溫濕度變化過程中結露產生的條件和規(guī)律,明確溫濕度變化速率、高低溫極值、試驗箱密封性等因素對結露現象的影響。
評估現有鋰電池極片高低溫交變試驗箱的防結露性能,檢測試驗箱在高低溫交變環(huán)境下的密封性、控溫精度、濕度調節(jié)能力等關鍵指標,判斷是否滿足鋰電池極片試驗的防結露要求。
測試不同防結露措施在鋰電池極片高低溫交變試驗中的實際效果,如箱體內壁涂層處理、試驗箱內部通風循環(huán)優(yōu)化、濕度主動控制等,篩選出高效、可行的防結露技術方案。
通過試驗數據總結防結露的試驗條件和操作規(guī)范,為鋰電池極片高低溫交變試驗提供標準化的防結露指導,保障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助力鋰電池產品性能的提升和質量控制。
二、【實驗 / 設備條件】
(一)實驗場地
選擇干燥、通風良好且無強電磁干擾的實驗室作為試驗場地。實驗室需配備穩(wěn)定的電力供應系統(tǒng),滿足試驗箱及相關測試設備的用電需求。同時,要確保實驗室地面平整、穩(wěn)固,避免試驗過程中因地面振動影響試驗箱的正常運行和測試數據的準確性。
(二)主要試驗設備
高低溫交變試驗箱:溫度范圍 -40℃ ~ 85℃,濕度范圍 20% RH ~ 98% RH,溫變速率不低于 1℃/min,濕度控制精度 ±3% RH,具備可調節(jié)的溫濕度交變程序設置功能,能夠模擬鋰電池極片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溫濕度變化。
溫濕度傳感器:精度高、響應快,用于實時監(jiān)測試驗箱內部不同位置的溫濕度數據,確保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紅外熱像儀:可檢測試驗箱內壁、鋰電池極片表面的溫度分布情況,輔助判斷結露位置和溫度變化趨勢。
氣密性檢測儀:用于檢測試驗箱的密封性能,確保在高低溫交變過程中無外界濕氣進入。
圖像處理設備:通過高清攝像頭采集試驗箱內的圖像信息,結合專業(yè)圖像處理軟件,對結露現象進行量化分析,如結露面積、液滴大小等。
不同防結露處理裝置:包括防結露涂層材料、高效通風循環(huán)風機、濕度控制模塊等,用于測試不同防結露措施的效果。
(三)設備校準與維護
所有試驗設備需定期進行校準,校準周期不超過一年。高低溫交變試驗箱要定期檢查溫濕度傳感器的準確性、箱體密封性;溫濕度傳感器需進行精度校準;紅外熱像儀要檢查熱成像的準確性。設備出現故障或維修后,需重新進行校準和性能驗證,以保證試驗數據的有效性。
三、【試驗樣品】
樣品選取原則:選取不同類型、不同批次的鋰電池極片作為試驗樣品,包括正極片、負極片,涵蓋不同材料體系(如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不同生產工藝的極片,以全面反映鋰電池極片在高低溫交變環(huán)境下的結露情況。
樣品數量:每種類型的鋰電池極片選取不少于 10 片作為一組進行測試,確保試驗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于特殊工藝或材料的極片,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樣品數量。
樣品狀態(tài):試驗樣品應保持在未進行后續(xù)加工處理的原始狀態(tài),且需符合產品質量標準要求。在試驗前,對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尺寸測量、重量稱量等基礎檢測,記錄初始數據。
四、【試驗步驟】+ 試驗條件
(一)試驗前準備
將鋰電池極片樣品放置在試驗箱內的樣品架上,確保樣品擺放整齊,不相互遮擋,且與試驗箱內壁保持一定距離。
安裝并調試溫濕度傳感器、紅外熱像儀、高清攝像頭等測試設備,確保設備正常運行,數據采集準確。
使用氣密性檢測儀對試驗箱進行密封性檢測,確保試驗箱在試驗過程中無漏氣現象。若存在漏氣,需及時修復并重新檢測。
(二)試驗過程
基礎試驗
試驗條件:設定試驗箱溫度從 25℃以 1℃/min 的速率降至 -20℃,保持 2 小時,再以 1℃/min 的速率升至 85℃,保持 2 小時,如此循環(huán) 3 次;濕度在整個過程中保持 60% RH。
試驗步驟:啟動試驗箱,按照設定的溫濕度條件進行試驗。在試驗過程中,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試驗箱內部溫濕度數據,每隔 15 分鐘記錄一次;使用紅外熱像儀和高清攝像頭每 30 分鐘觀察一次試驗箱內壁和鋰電池極片表面的結露情況,拍照留存并記錄結露出現的時間、位置和程度。
防結露措施測試試驗
防結露涂層處理試驗
試驗條件:在試驗箱內壁噴涂防結露涂層,其他溫濕度條件與基礎試驗相同。
試驗步驟:噴涂防結露涂層并干燥固化后,按照基礎試驗步驟進行試驗,觀察并記錄試驗箱內壁和鋰電池極片表面的結露情況,與基礎試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通風循環(huán)優(yōu)化試驗
試驗條件:在試驗箱內部增加高效通風循環(huán)風機,調節(jié)風機轉速,使試驗箱內空氣均勻流通,其他溫濕度條件與基礎試驗相同。
試驗步驟:安裝并調試好通風循環(huán)風機后,按照基礎試驗步驟進行試驗,實時監(jiān)測溫濕度分布和結露情況,分析通風循環(huán)對防結露的影響。
濕度主動控制試驗
試驗條件:在試驗箱內安裝濕度控制模塊,根據溫濕度變化自動調節(jié)箱內濕度,設定濕度控制范圍為 50% RH - 70% RH,溫度條件與基礎試驗相同。
試驗步驟:啟動濕度控制模塊和試驗箱,按照設定條件進行試驗,記錄濕度控制模塊的工作狀態(tài)和試驗箱內的溫濕度數據、結露情況,評估濕度主動控制的防結露效果。
(三)測試后處理
試驗結束后,將鋰電池極片樣品從試驗箱中取出,在常溫常濕環(huán)境下靜置 1 小時,使其恢復至穩(wěn)定狀態(tài)。
再次對鋰電池極片進行外觀檢查、尺寸測量、重量稱量等檢測,對比試驗前后的數據變化,分析結露對極片性能的影響。
整理試驗過程中記錄的溫濕度數據、圖像信息等,運用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深入分析,繪制溫濕度變化曲線、結露面積變化曲線等圖表。
五、【實驗結果 / 結論】
(一)實驗結果
結露規(guī)律分析:通過基礎試驗數據,明確了鋰電池極片在高低溫交變過程中結露產生的溫濕度臨界條件,如溫度降至一定程度且濕度較高時易出現結露,繪制出結露與溫濕度變化的關系曲線。
試驗箱性能評估:根據試驗數據,評估出試驗箱在密封性、控溫精度、濕度調節(jié)能力等方面的實際性能表現,指出存在的問題,如在低溫階段濕度控制精度下降、箱體某些部位存在輕微漏氣等。
防結露措施效果:對比不同防結露措施試驗結果,量化分析各措施對防結露的效果,如防結露涂層可使試驗箱內壁結露面積減少約 [X]%,通風循環(huán)優(yōu)化后極片表面結露時間延遲 [X] 分鐘,濕度主動控制能有效將結露現象控制在較低水平等。
極片性能影響:分析試驗前后鋰電池極片的外觀、尺寸、重量等數據變化,確定結露對極片造成的損害,如結露導片表面氧化、尺寸膨脹、重量增加等,并評估不同防結露措施對極片性能的保護效果。
(二)結論
根據試驗結果,判斷現有鋰電池極片高低溫交變試驗箱的防結露性能是否滿足試驗要求。若結露現象嚴重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極片性能,則說明試驗箱防結露性能不足,需要改進。
綜合比較不同防結露措施的效果,確定防結露技術方案,如采用防結露涂層與濕度主動控制相結合的方式,可有效減少結露現象,保障試驗的順利進行和極片性能的穩(wěn)定。
總結出防結露的試驗條件和操作規(guī)范,包括試驗箱的密封性要求、溫濕度控制參數、防結露措施的使用方法等,為鋰電池極片高低溫交變試驗提供標準化指導,提高試驗的可靠性和重復性,助力鋰電池產品的研發(fā)和質量提升。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在實際試驗過程中,可根據具體的試驗需求、資源條件以及產品的特性進行適當調整與優(yōu)化。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