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近年來,我國科學儀器行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科學儀器行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5800億元。同時我國陸續出臺大量政策法規,為科學儀器行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在市場與政策的雙重驅動下,國內科學儀器企業快速發展壯大,企業數量持續增加,企業規模也在擴大,不斷有新的企業成功登陸A股市場。
近期,國內各上市儀器公司陸續公布2021年年度報告?;x器網特搜集26家公司的年度報告,對報告中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研發投入等數據進行整理,梳理2021年國內各上市儀器公司的經營情況,對比2020年的數據,一窺科學儀器行業2021年的發展變化。
從營收情況來看,舜宇光學與邁瑞醫療位居前兩位,第三位川儀股份與兩者相比,差距較大。統計的26家國內上市儀器公司中有20家收入同比增長,其中有17家增長幅度為兩位數,3家增長幅度較小。四方光電與東方中科漲幅都超過了50%。
四方光電的業績增長原因包括環境電器領域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車載傳感器進入產出期、醫療健康氣體傳感器銷售收入增長明顯等。東方中科的業績增長原因主要為東方中科在受疫情持續影響,全球供應鏈短缺加劇的市場環境下,能優先保障產品供應,擴大了市場份額,實現了業務的較快增長。
有6家企業收入下滑,其中南華儀器收入下降明顯,主要受原材料價格高企、海外訂單和運力不足、物流成本偏高、相關產業政策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
從凈利潤情況來看,有17家公司凈利潤增長,其中四方光電與東方中科在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凈利潤也實現了翻倍增長,漲幅分別為112.7%和212.22%。永新光學和東華測試的漲幅也超過了50%。
有9家公司凈利潤出現下滑,4家下滑幅度超過100%,天瑞儀器、聚光科技和博暉創新都出現虧損情況,博暉創新凈利潤更是下降了4393.41%。三家公司虧損的共同原因有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研發支出加大等。
除此之外,天瑞儀器還受去年同期處置廈門質譜和福建分公司相關的資產所獲得的收益計入去年當期損益的影響;聚光科技受上海安譜實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無錫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不再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影響;博暉創新受控股孫公司中科生物停產改造收入大幅下降、云南曲靖血液制品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導致外部負債及財務費用增加的影響。三家公司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與行業趨勢一致。
技術創新是我國儀器行業發展的核心,加大研發投入已經成為國內各大儀器企業的共同發展戰略。統計的26家國內上市儀器公司除南華儀器之外,2021年研發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從研發投入漲幅來看,四方光電以119.75%的漲幅成為表中2021年研發投入增長最快的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99%,同比增長1.53個百分點。報告期內,新增授權專利12件,新增軟件著作權7件。在氣體傳感器和氣體分析儀器兩個領域都有較多技術開發成果,如基于微流紅外和雙光束技術為基礎,快速開發了CO2、CH4、N2O等溫室氣體排放分析儀;基于非分光紅外ND
IR氣體傳感器技術,開發了MAP頂空氣體分析儀等。
皖儀科技、東方中科、鳳凰光學和雪迪龍的研發投入增長幅度也超過了50%。南華儀器的研發費用減少了18.15%,主要原因是研發人員數量下降了55.32%,支出減少。但基于氫火焰離子法(FID)技術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儀器及系統等研發項目仍有不小進展。
從研發投入占收入比例來看,共有13家研發投入占收入比例為兩位數,其中康斯特、皖儀科技和天準科技占比超過20%。鳳凰光學和東方中科的研發投入占比較小,不足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儀器企業整體仍在穩定發展,雖然有部分企業營收有所減少,甚至出現虧損,但也不影響企業的主營業務和核心競爭力,業績下滑只是暫時情況。同時我國儀器企業正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在與國外品牌的競爭中逐步搶占市場份額,發展前景向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