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儀器網 市場數據】科技是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是組件覆蓋面全、生產力強的的關鍵一步。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超3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較快提升,躍上2.5%的新高度。大量科研需求激發科學儀器市場。其中,包括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液相
色譜-質譜聯用等在內的主流質譜聯用儀市場規模正在逐步擴大。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質譜聯用儀以進口為主,出口占比較小。其中,質譜聯用儀進口5461臺,進口金額總計61.99億元;出口140臺,出口金額總計0.58億元。接下來,化工儀器網將根據海關總署數據,分析2022年我國質譜聯用儀海關的進出口情況。
就質譜聯用儀進口市場來看:
2022年,我國質譜聯用儀進口市場龐大,較2021年增加420臺,同比增長8.3%;進口金額增長了16.63億元,同比增長36%。
從近3年質譜聯用儀進口圖來看,12個月中,1月、6月、7月、8月、10月的進口數量、金額顯著高于20220以及2021年同期。其余月份則相差不大。總的來說,近兩年同期質譜聯用儀進口市場總體呈上升趨勢,進口規模不斷擴大。
從主要進口省市來看,經濟發達地區依然進口主力。上海市、廣東省、北京市、江蘇省、浙江省位列進口數量及金額前五名,基本與年中統計趨勢一致。北上廣作為科研重要陣地和和重大經濟承載區,穩居前3名。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去年同期并進入前5名,但今年質譜聯用儀進口數量、金額都出現明顯增長。江蘇省2022年進口質譜聯用儀404臺,進口金額達43817.21萬元。這一變化或與江蘇省重點實驗室體系建設等規劃密切相關。
從主要進口數量來看,2022年進口數量多集中在50臺-100臺區間段,進口儀器單個價值較大。技術企業扶持、實驗室研究所建設數量增加等科技頂層戰略是高精尖儀器需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時,真金白銀政策是高校、研究院所、技術企業購進質譜聯用儀的動力。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政策、計量服務中小企業紓困政策等接連推出,助企紓困政策,實實在在支持創新主體發展。此外,2022年,“貼息貸款”政策出,多個創新主體集中購買儀器,質譜聯用儀的進口數量隨著上升。
從質譜聯用儀進口國家來看,新加坡、美國、日本、愛爾蘭、德國分別以211臺、20.54億元,212臺、14.51億元,201臺、7.97億元,102臺、6.45億元,94臺、8.54億元占據前五。
據海關數據顯示,進口量排名前五的省進口第一大國均是新加坡。相比2021年,無論金額還是數目,來自新加坡的儀器質譜聯用儀均有增加。
就質譜聯用儀出口市場來看:
與進口市場相比,出口市場雖并不壯大,但相較2021年出口市場規模實現大跨步。2022年,我國質譜聯用儀共出口140臺,出口金額達1208.2336萬元。較2021年規模出口相比,質譜聯用儀出口數量增加了13臺,出口金額同比增長392%,國產儀器發展勢頭猛烈,自主原創性技術優勢明顯提升。
從出口省市來看,共8個省市參與其中,其中上海市出口10臺,金額達1776.43萬元,占出口總額30.48%,是主要出口地區。北京出口質譜聯用儀11臺,出口金額為1470.01萬元,占出口總額25.22%。浙江省位列第三,出口質譜聯用儀7臺,出口金額為1288.56萬元,占出口總額22.11%。
綜合來看,當前我國質譜聯用儀自主研發生產力較薄弱,該儀器市場仍以進口為主。因此,如何提高高精尖儀器自主研發能力,打破依賴進口局面,提高單個儀器價值量,這將是國產儀器下一步攻關方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