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我國科學家發明單分子電致化學發光顯微鏡 突破光學極限
2021年08月12日 16:02:09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楊 點擊量:7160

8月12日,《自然》封面刊登了中國科學家單分子實驗成果。浙江大學化學系研究員馮建東團隊發明了一種直接可以對溶液中單分子化學反應進行成像的顯微鏡技術,并實現了超高時空分辨成像。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生物單分子是指一些與生命有著密切關系的有機低相對分子量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糖、嘌呤、嘧啶、單核苷酸、卟啉、ATP等高能化合物。它們是構成生物高分子的基本成分,可以說生命單元的基本功能主要取決于單個大分子。單分子實驗是從本質出發解決許多基礎科學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化學測量學面臨的一個極限挑戰。
目前,單分子研究技術主要包括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光鑷技術、單分子熒光光譜技術等。
8月12日,《自然》封面刊登了中國科學家單分子實驗成果。浙江大學化學系研究員馮建東團隊發明了一種直接可以對溶液中單分子化學反應進行成像的顯微鏡技術,并實現了超高時空分辨成像。研究團隊首次實現了單分子電致化學發光信號的寬場空間成像;并在此基礎上成功突破了光學衍射極限,第一次實現了電致化學發光的超分辨成像。
這項單分子電致化學發光顯微鏡技術不需要光激發即可實現單分子超分辨成像,化學成像和生物成像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未來,這項顯微技術將作為一項研究工具為化學反應位點可視化、單分子測量、化學和生物成像等領域提供新的可能,具備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同一期上,《自然》期刊專門邀請了領域專家對這一突破性技術的前景進行了亮點評述和報道。
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在科技創新與突破上,屢屢突破。以浙江大學為例,截至8月11日,浙江大學2021年已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國際性科學期刊共計發表十四個原創性研究成果。而縱觀我國2021年,中國航天員首次進駐自己的空間站、“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一項項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相信隨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未來會有更多科技先進成果展現。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就“安徽農業大學農業科學合肥觀測實驗站建設設備采購項目”,預算金額為281萬元。2025-05-06 09:27:22
-
云集超千家全球知名光學企業, CIOE精密光學展&攝像頭技術及應用展展示產業全鏈
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中國光博會)將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匯聚光學全產業鏈板塊的優質...2025-04-28 16:11:04 -
近日,廣州大學委托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組織公開招標,采購生物顯微鏡、冷藏箱柜、離心機等儀器設備,預算338.7萬元。2025-04-28 10:16:28
-
浙江中醫藥大學擬采購一批實驗設備,包括實驗動物能量代謝監測系統、倒置熒光顯微鏡等,預算590萬元。2025-04-27 09:09:19
-
近日,廣州大學就“廣州大學2025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02.838萬元。2025-04-25 09:12:20
-
近日,石河子大學就“石河子大學紅花產業研究院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實驗專用儀器設備采購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346.236...2025-04-18 09:35:5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