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
酵素進行氫氣異相裂解反應之模型錯合物證據
氫氣的異相裂解反應(Heterolyticcleavagereaction)是鎳鐵氫化酵素([NiFe]Hydrogenase)進行氫氣催化反應中zui關鍵的一步,但是長久以來對于氫氣如何與酵素活性中心作用,一直沒有明確的方向。zui近,利用一種銥(Iridium)或銠(Rhodium)金屬錯合物,嘗試【詳細】
閱讀:981 發布時間 -
發光蛋白—生物化學研究的之星
1962年,綠熒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首度在一種學名為Aequoreavictoria的水母體內發現,從那之后,GFP就成為當代生物科學研究zui重要的工具之一。藉由GFP,科學家得以直接觀察過去研究中無法觀察到的現象,比如神經細胞在腦部的發育過程以及【詳細】
閱讀:602 發布時間 -
基因突變可使小鼠保持精瘦體型并降低糖尿病風險
德國人類營養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小鼠體內的Tbc1d1基因若發生突變,可使小鼠保持精瘦體型并降低高脂飲食所帶來的糖尿病風險,科學家也得以一窺此基因的真正功能。德國科學家首先透過回交試驗(back-crossingexperiments)來找出突變的Tbc1d1基因,接著比較兩【詳細】
閱讀:1138 發布時間 -
生物學家發現神奇馬達蛋白質:可讓DNA重繞
美國的生物學家發現了一類新的馬達蛋白質HARP(HepA-relatedprotein),該蛋白質能夠“重繞”雙鏈DNA分子某些未被纏繞的部分,阻止關鍵基因被表達,該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31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該研究由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生物學教授吉姆?卡東納格和【詳細】
閱讀:609 發布時間 -
科學家找到了導致代謝差異的個體間基因變異
科學家找出了會造成人類族群中,新陳代謝出現個體間差異的普遍遺傳多型性(Commongeneticpolymorphisms)。研究主持人KarstenSuhre進行代謝學領域中全基因體關連性的研究后,發現到涉及脂肪分解的基因的遺傳變異情形。科學家發現到代謝能力可能出現的變異情形【詳細】
閱讀:711 發布時間 -
豬藍耳病治療獲得重大突破
由山東省農科院與青島農業大學共同承擔的“豬藍耳病病原分子遺傳變異診斷系統防治技術”課題研究獲重大突破,日前經專家鑒定,這項成果總體達到先進水平。據了解,課題組研制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滅活疫苗”于2007年1月份獲得農業部臨時生產文號,截至目前【詳細】
閱讀:846 發布時間 -
中國科學家編撰完成首部植物染色體圖譜
據新華社電世界上首部植物基因組染色體圖譜目前由中國科學家編撰完成。這部書收錄了1978年-2008年我國各地近4000種經濟植物的基因組染色體資料,其中珍貴野生物種年齡超過5000歲。這部名為《中國主要經濟植物基因組染色體圖譜》的圖書共5冊,分別繪制了我國果【詳細】
閱讀:567 發布時間 -
CD200R會減少肺部的感染緩解對肺組織的損傷
科學家們揭示了一個秘密:肺部組織在對付空氣中的刺激物或感染物時,如何避免讓自己受到過度損害。對因呼吸道感染而發生并發癥的患者來說,新發現非常有助于開發新治療方法。肺是非常精致的組織,常常會暴露在通過呼吸進入的各種微生物和微顆粒中。過度的免疫【詳細】
閱讀:537 發布時間 -
法國科學家發現能影響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蛋白
法國巴斯德研究院今天發表公告表示,該研究院和葡萄牙研究人員合作,在B型鏈球菌上發現了一種能影響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蛋白,對研制抗B型鏈球菌疫苗有重要幫助。該項研究發表在今天出版的《免疫學雜志》上。B型鏈球菌是存在于腸道和泌尿生殖系統內的一種細菌【詳細】
閱讀:490 發布時間 -
免疫細胞CD8+T淋巴細胞幫助控制艾滋病毒
有些人對艾滋病有一種天生的免疫能力,他們能夠控制艾滋病病毒侵入自己身體,醫學專家發現他們體內有一種免疫細胞CD8+T淋巴細胞,而且這種細胞的作用方式使人具有特別強的免疫能力。這一新的醫學突破為艾滋病的防治指明了方向。這項新的研究發表在雜志《免疫【詳細】
閱讀:1339 發布時間 -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成立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正式通過審批,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樹政、田波、魏江春、方榮祥和微生物所常務副所長黃力、黨委書記劉松林等專家和領導出席成立儀式。據實驗室主任高福研究員介紹,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詳細】
閱讀:1119 發布時間 -
Millipore致客戶的公開聲明
zui近我們發現市場上有贗品密理博PVDF轉印膜(以下簡稱“PVDF膜”)在流通。為了維護廣大科研工作者的權益以及密理博的聲譽,密理博特此聲明:密理博對從任何渠道購買的贗品PVDF膜的品質及其產生的任何后果不負有任何責任,密理博強烈建議各位客戶從密理博或【詳細】
閱讀:471 發布時間 -
鐘揚:“人類合成維C的基因丟失了”
早報文化講堂聯合民間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特邀復旦大學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鐘揚,以“基因組中隱藏了多少秘密?”為題,介紹“基因組”在這十年里對生物醫學各個領域發揮的作用,以及它對人類未來社會的影響。“每個人都有辦法了解自己的基因”十多年前,為【詳細】
閱讀:508 發布時間 -
麻省理工大學一種細胞配對方法能幫助細胞融合成一個雜交細胞
來自MIT麻省理工大學,Whitehead生物醫藥研究院(WhiteheadInstituteforBiomedicalResearch)的研究人員發展了一種新型的細胞配對方法,能幫助細胞融合成一個雜交細胞,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4日的《Nature》在線版上。領導這一這項研究的是MIT電子工程和計算【詳細】
閱讀:719 發布時間 -
新加坡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首先,新加坡政府將生物產業作為未來的*支柱產業,政府的政策導向非常明確。新加坡的大型以上企業基本是國家控制的,新加坡政府通過國家控股的淡馬錫控股投資集團(TemasakHoldings)來掌控大型企業,也通過淡馬錫控股來進行標志性的投資,從而掌控新加坡的產【詳細】
閱讀:1196 發布時間 -
美國三成生物技術類上市公司2009年或將消失
新華網紐約1月5日電布瑞爾生命科學投資銀行5日公布的年度行業報告預測,美國公開上市的350家生物技術公司中將有近三分之一因無法融資,而在2009年面臨破產或被兼并的風險。該投資銀行說,那些無法獲得風險投資和其他形式融資的公司將被迫合并或被兼【詳細】
閱讀:769 發布時間 -
基因技術可能會讓滅絕的生物獲得“重生”
有了遠古生物的基因圖譜,“再造”它們成為可能。自從科學家去年11月宣布破解猛犸幾乎所有基因后,能否“再造”猛犸引起人們大量猜測。而今,英國《新科學家》周刊列舉出10種zui可能通過基因技術“重生”的生物,包括2.5萬年前滅絕的尼安德特人。《新科【詳細】
閱讀:789 發布時間 -
研究人員發明西紅柿皮糖尿病檢測器
糖尿病患者為更好地監控病情,需要定期測試血液中的血糖(葡萄糖)含量。現時,病人常用的測試法是靠試紙吸取少量血液樣品,透過測試儀觀察血糖濃度。但有研究指出,普通測試儀的誤差達10%,可能耽誤患者診治,加上試紙昂貴,頻繁地丟棄試紙,既不經濟亦不環【詳細】
閱讀:809 發布時間 -
美國開發出對液態整細胞成像新技術
科學家一直希望能更近更細致地觀察生物系統和生物材料。為此,他們不斷地制造出越來越復雜的成像儀器和設備,從過去的放大鏡直到現在的電子顯微鏡。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19日表示,他們開發出借助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對液態【詳細】
閱讀:431 發布時間 -
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綠色超級稻”
基本不打農藥、盡量少施化肥、顯著減少灌溉,使水稻生產能夠實現“高產、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這是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的科研團隊研究的“綠色超級稻”戰略構想。去年12月23日,依托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漢【詳細】
閱讀:1090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