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上海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4
2012年
11月 -
1噬菌體展示技術合適嗎?借助在噬菌體展示技術中使用的絲狀噬菌體,我們關心的DNA結合區域通常與較小的pⅢ衣殼蛋白融合后進行表達,通過細菌的細胞膜進行轉移,然后被組裝到包裹病毒基因組的噬菌粒顆粒的頭部。zui初的多肽結構域的噬菌體展示實驗,是用諸如抗體、激素或胞外酶之類的分泌性蛋白質來進行的,它們本來就可以穿過生物膜并能在氧化性環境中保持穩定;但我們現在知道,很多諸如DNA結合區域之類的胞內結構域,也可以成功地展示在噬菌體表面。即使是這樣,蛋白質在細菌中的跨膜轉移偶爾仍然會阻礙某些多肽(特別是那些【查看全文】
-
09
2012年
11月 -
1,將生物素聯結的核酸靶標位點(通常是0~5pmol之間,稀釋于50ulPBS緩沖液中)加入鏈親和素包被的微孔板內。對于陽性對照,將適量的野生型結合位點加入一個微孔內。用一個只含PBS緩沖液的微孔作為陰性對照,以測定ELISA的本底。將微孔板于20℃放置15分鐘。2.每孔加入150gl含有4%(w/v)脫脂牛奶的PBS緩沖液作為封閉劑。將微孔板于20℃放置1小時。3,將噬菌體上清液(得自步驟A2)1;10稀釋于lml含有2%(w/v)脫脂牛奶、1%(體積分數)Tween-20及20ug/ml的超【查看全文】
-
09
2012年
11月 -
任何公司都不要存有幻想,以為市場會很快回暖。在你耗盡手中的所有資金之前,必須找到救治自己的良藥。黎明前的黑暗“業界有理由相信,這場來勢兇猛的金融風波雖然殺傷力很強,波及面很大,但負面影響終將過去。”zui近在美國圣迭亞戈舉行的生物技術投資論壇上,前Cowen&Co公司的副董事長StliosPapadopoulos給業內參會者發表了他對未來比較樂觀的看法。SiosPapadopoulos在會上報告指出,雖然生物技術市場1987年股市崩潰之后遭受了3年的磨難,但到1991年就迎來一波強勁的反彈,當年【查看全文】
-
07
2012年
11月 -
的醫藥與健康市場咨詢機構美國IMS公司日前發布2008年《生物技術前景報告》。該事務所于2008年4-5月間對美國、英國、歐洲及亞洲一些國家生物技術和制藥領域的500名管理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的醫藥與健康市場咨詢機構美國IMS公司日前發布2008年《生物技術前景報告》。報告顯示,2007年生物技術處方藥銷量達到750多億美元,較上年增加12.5%。但與2006年18.2%的增幅相比,增長速度有所放緩。IMS資深副總裁默里·艾特肯認為,盡管目前生物技術產品的增勢強勁,但排他性的缺失、生物仿制藥領域【查看全文】
-
07
2012年
11月 -
湖州在線訊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新藥塵螨合劑日前結束二期臨床,已經拿到生產批件將進入正式生產階段;在“暢迪”上市后,其相對應的診斷藥物“暢點”也將于今年進入市場。“我武生物”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主營創新藥物,擁有水平的生物制藥技術,是亞洲zui大的變應原藥物開發基地和中國zui大的脫敏藥物生產商。預計今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據介紹,“我武生物”自投產以來,自主研發的產品多次獲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省重點高新技術產品計劃等項目支持。2006年4月,針對塵螨過敏的舌下脫敏藥“【查看全文】
-
05
2012年
11月 -
美國的生物學家發現了一類新的馬達蛋白質HARP(HepA-relatedprotein),該蛋白質能夠“重繞”雙鏈DNA分子某些未被纏繞的部分,阻止關鍵基因被表達,該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31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該研究由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生物學教授吉姆?卡東納格和其博士后提莫?優素福扎伊負責。卡東納格表示,當DNA處于未被纏繞的狀態時,人體細胞岌岌可危,zui終可導致死亡,我們發現的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酶。他說,該發現能讓生物醫學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造成罕見的席姆克免疫性多骨發育不良遺傳障礙的分子【查看全文】
-
05
2012年
11月 -
科學家找出了會造成人類族群中,新陳代謝出現個體間差異的普遍遺傳多型性(Commongeneticpolymorphisms)。研究主持人KarstenSuhre進行代謝學領域中全基因體關連性的研究后,發現到涉及脂肪分解的基因的遺傳變異情形??茖W家發現到代謝能力可能出現的變異情形,會影響到個體間對于復雜疾病的得病風險,包括糖尿病和過動癥。代謝學(Metabolomics)領域目前發展相當迅速,科學家正企圖找出人體細胞或體液中所有內生的代謝物,并進行特定時間和條件下的定量測量與分析,這將能做為衡量人【查看全文】
-
02
2012年
11月 -
科學家一直希望能更近更細致地觀察生物系統和生物材料。為此,他們不斷地制造出越來越復雜的成像儀器和設備,從過去的放大鏡直到現在的電子顯微鏡。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19日表示,他們開發出借助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對液態整細胞進行成像的新技術。研究人員尼爾斯?德瓊格說,電子顯微鏡是對細胞內分子等納米大小物質進行成像分析的重要工具,但是它需要在高真空的環境下工作,從而限制了其對生物細胞這類液態樣品進行成像。新的成像技術可稱為液態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它將一個微流體裝置與掃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