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_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桃_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_交换娇妻呻吟声不停中文字幕

| 注冊| 產品展廳| 收藏該商鋪

行業(yè)產品

當前位置:
廣東科鑒檢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干貨 | 如何開展通用質量特性“六性”工作?——定量指標的分析與驗證

干貨 | 如何開展通用質量特性“六性”工作?——定量指標的分析與驗證

閱讀:11714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1. 前言

GJB 9001C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中對通用質量特性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通常來說通用質量特性包括了可靠性、維修性、測試性、保障性、安全性、環(huán)境適應性這六個方面,簡稱六性"。開展通用質量特性工作究竟包含哪些具體的項目?六性"工作中具體的定量和定性指標又有哪些?六性"的各項指標又如何驗證呢?通用質量特性是一個系統、全面、具體的工作,本文重點對六性"的定量指標的分析與驗證進行初步論述。

2. 概述

軍工裝備大多具有結構復雜、構型眾多、零/部件數量龐大和設計更改周期長等特點,這對軍工裝備產品質量的保證與改進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軍工裝備的通用質量特性定量與定性評估,對于軍工裝備研制企業(yè)和都非常重要。裝備通用質量特性評估方法各有側重,如GJB 9001C側重從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估,產品使用方側重從試驗運行質量進行評估。無論哪種評估方法,都是以通用質量特性定量及定性指標做為參照以判定是否滿足要求。本基于軍工裝備的特點,目的是對通用質量特性中可靠性、維修性、測試性、保障性、安全性、環(huán)境適應性定量及定性指標進行分析梳理,提出相應的定量指標及定性要求,明確定量指標的適用范圍及驗證時機,并最終形成軍工裝備通用質量特性定量要求分析研究報告及工作項目要求分析報告。

3. 六性"工作參考的相關標準和術語

3.1. 六性"的相關標準

可靠性、維修性、測試性、保障性、安全性、環(huán)境適應性相關國家標準有如下幾個:

1) GJB 368裝備維修性工作通用要求

2) GJB 450裝備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3) GJB 451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術語

4) GJB 900裝備安全性工作通用要求

5) GJB 1405A 裝備質量管理術語

6) GJB 1909裝備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要求論證

7) GJB 2547裝備測試性工作通用要求

8) GJB 3872裝備綜合保障通用要求

9) GJB 4279裝備環(huán)境工程通用要求

3.2. 六性"的相關術語

可靠性(2.32 reliability GJB 1405A——產品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功能的能力。

維修性(2.33 maintainability GJB 1405A——產品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規(guī)定的時間內,按規(guī)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維修時,保持或恢復到規(guī)定狀態(tài)的能力。

保障性(2.35 supportability GJB 1405A——裝備的設計特性和計劃的保障資源滿足平時戰(zhàn)備和戰(zhàn)時使用要求的能力。

測試性(3.1 GJB 2547——產品能及時準確地確定其狀態(tài)(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離其內部故障的一種設計特性。

安全性(2.34 safety GJB 1405A——不導致人員傷亡、危害健康及環(huán)境,不給設備或財產造成破壞或損失的能力。

環(huán)境適應性(3.2 GJB 4239——裝備(產品)在其壽命期預計可能遇到的各種環(huán)境的作用下能實現其所有預定功能和性能和(或)不被破壞的能力,是裝備(產品)的重要質量特性之一。

質量的定義: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1:術語質量"可使用形容詞如差、好或優(yōu)秀來修飾。

2固有的"(其反義是賦予的")是指本來就有的,尤其是的特性

要求的定義: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1通常隱含"是指組織、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的慣例或一般做法,所以考慮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飾詞表示,如產品要求、質量要求、顧客要求。

3:規(guī)定要求是經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闡明。

4:要求可由不同相關方提出。

4. 六性"定量要求分析與驗證

4.1. 可靠性定量指標

4.1.1. 指標名稱

根據不同裝備的研制及使用階段的特點以及用戶關注的特性,梳理出重要的可靠性定量指標如下:

1)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可修復產品的一種基本可靠性參數,其定義為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規(guī)定的時間內,產品壽命單位總數與故障總次數之比。

2)平均致命故障間隔時間(MTBCF):與任務有關的一種可靠性參數,其定義為在規(guī)定的一系列任務剖面中,產品任務總時間與致命故障總數之比。

3)總壽命(SLL):在規(guī)定條件下,產品從開始使用到報廢的壽命單位數。

4)首翻期(TTFO):在規(guī)定條件下,產品從開始使用到大修的壽命單位數。

5)翻修間隔期限(TBO):在規(guī)定條件下,產品從開始使用到報廢的壽命單位數與翻修次數的比值。

4.1.2. 適用范圍

可靠性定量指標的適用范圍見下表1

1 可靠性定量指標適用范圍

 image.png 

4.1.3. 驗證階段及方法

軍工裝備的可靠性定量指標應采用可靠性預計、內場試驗和外場試驗或驗證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考核。按照國際慣例,可靠性指標的考核只考核低可接受值。

a)可靠性預計

在軍工裝備方案階段及詳細設計階段,可根據GJB/Z 299C-2006《電子設備可靠性預計手冊》對整機、分系統及部件的MTBF值進行預計,以評估當前階段的設計是否滿足可靠性指標定量要求,并找出設計中的可靠性薄弱環(huán)節(jié),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

b)外場驗證

據以往的經驗,軍工裝備整機、核心部件、功能系統以及因受條件限制不能在內場進行試驗的設備的可靠性指標均宜采用相關標準規(guī)定的外場驗證"方法進行考核,一般應在設計定型以后部隊試用24年內完成(具體時間可在型號的《驗證大綱》中規(guī)定)。外場驗證的主要原則如下:

1)應在部隊的真實使用環(huán)境和保障條件下結合部隊的試用進行驗證;

2)驗證前,使用方和研制方共同制定詳細的驗證大綱或驗證計劃;

3)應建立驗證的組織機構,包括領導小組和驗證工作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可靠性外場驗證過程中的領導工作,驗證作小組負責可靠性外場驗證的組織實施工作;

4)驗證應使用計定型后經過一定時間的試用基本剔除了早期故障的軍工裝備,驗證的樣本數、累計運行時間、單機累計運行時間均應有相關規(guī)定。

c)可靠性鑒定試驗

軍工裝備采用設計定型前完成可靠性鑒定試驗的辦法考核,見下表2。

2 靠性鑒定試驗基本要求


image.png

 

d)可靠性驗收試驗

軍工裝備交付前的試驗既是供方的產品調整試驗,也是需方的產品驗收試驗。調整試驗雖然也能初步檢查軍工裝備整體的可靠性狀況,但無法取得需方滿意的置信度。因此,需方有可能在具備試驗條件的情況下對批生產的重要設備進行可靠性驗收試驗。

e)壽命及翻修期驗證

考慮到軍工裝備一般均可更換,因此軍工裝備使用壽命一般指機體結構壽命,有兩個主要指標:一是著眼于實際使用載荷作用下的疲勞壽命,二是著眼于腐蝕介質環(huán)境作用下的材料壽命。目前,確定整機壽命的方法主要是經驗法。國內主要根據軍工裝備自然淘汰的統計和部分裝備的實踐、大修的經歷來確定總壽命和翻修間隔。針對電子設備,可采用加速壽命試驗的方式確定部件壽命,從而對部件更換周期進行評估。

4.2. 維修性定量指標

4.2.1. 指標名稱

根據軍工裝備研制及使用階段的特點以及用戶關注的特性,梳理維修性定量指標如下:

1)平均修復時間(MTTR):產品維修性的一種基本參數,其定義為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規(guī)定的期間內,產品在規(guī)定的維修級別上,修復性維修總時間與該級別上被修復產品的故障總數之比。

2)最大修復時間(MTR):產品達到規(guī)定維修度所需的修復時間。

3)重要部件更換時間(MCRT):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為接近、拆卸和檢查重要部件(如發(fā)動機、螺旋槳、減速器等)并使其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所需的時間。

4.2.2. 適用范圍

維修性定量指標的適用范圍見下表3

3 維修性定量指標適用范圍

image.png

4.2.3. 驗證階段及方法

軍工裝備整機、核心部件、功能系統以及電子設備的維修性指標均宜采用相關標準規(guī)定的外場驗證"辦法進行考核,一般應在設計定型以后部隊試用2-4年內完成(具體時間可在型號的《驗證大綱》中規(guī)定)。外場驗證應遵循的原則同可靠性驗證。

a) 維修性預計

在軍工裝備方案階段及詳細設計階段,可根據GJB/Z 57-94《維修性分配與預計手冊》對整機、分系統及部件的MTTR值進行預計,以評估當前階段的設計是否滿足維修性指標定量要求,并找出設計中的可靠性薄弱環(huán)節(jié),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

b) MTTR驗證(基層級)

系統設備的MTTR(平均修復時間)驗證樣本量宜按故障發(fā)生的實際次數統計,但一般不應少于50次。如果統計的故障次數太少,可以考慮適當設置模擬故障。如果規(guī)定采用固定樣本量進行維修性驗證,則應采用按比例分層抽樣法確定外場可更換單元的維修作業(yè)樣本量,其模型如下:

image.png

式中:

Ni ——i個外場可更換單元的維修作業(yè)樣本量;

N——系統或設備的維修作業(yè)樣本量;

CPi ——i個外場可更換單元的故障分攤率,由下式決定

image.png

式中:

λi——i個外場可更換單元的故障率,1/h

k——系統或設備所含可更換單元總數。

c) 整機的維修性驗證(基層級)

軍工裝備整機的維修性驗證宜與整機可靠性外場驗證同步進行。一般說來,統計可靠性外場驗證期間的自然故障和維修作業(yè)時間,能基本滿足整機的維修作業(yè)樣本量要求。

4.3. 測試性定量指標

4.3.1. 指標名稱

根據軍工裝備研制及使用階段的特點及用戶關注的特性,梳理測試性定量指標如下:

1) 故障檢測率(FDR:用規(guī)定的方法正確檢測到的故障數與故障總數之比,用百分數表示。

2) 故障隔離率(FIR:用規(guī)定的方法將檢測到的故障正確隔離到不大于規(guī)定模糊度的故障數與檢測到的故障數之比,用百分數表示。

3) 虛警率(FAR:在規(guī)定的期間內發(fā)生的虛警數與同一期間內故障指示總數之比,用百分數表示。

4.3.2. 適用范圍

測試性定量指標的適用范圍見下表4。

4 測試性定量指標適用范圍

image.png

4.3.3. 驗證階段及方法

根據軍工裝備的特點及復雜性,對不同層次的產品,其測試性驗證的類型和時機也不同,測試性驗證包括測試性演示和測試性評定。

測試性演示(Testability Demonstration)這是在設計定型或生產定型時,或在試驗期間所進行的測試性驗證,以判定產品是否達到規(guī)定的測試性要求。測試性演示應在盡量模擬實際使用的測試環(huán)境中進行。它一般以承制方為主,訂購方審查演示方案并參加演示過程。對于整機及系統級的測試性要求應在試驗過程中利用樣機進行外場驗證;對于設備或LRU 級的測試性要求在野戰(zhàn)級進行驗證,它在工程樣機上通過在模擬實際使用環(huán)境下對被測單元注入故障進行驗證。

測試性評定(Testability Evaluation)這是在使用階段,通過獲取外場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來評價產品的測試性是否達到規(guī)定的目標值要求。這是由訂購方完成的工作,對外場維修級別的測試性要求進行評價。BIT的虛警率要求通常在投入外場使用后進行評定。

由于測試性與維修性、可靠性密切相關,因此,測試性驗證可與維修性驗證、可靠性試驗和性能試驗相結合,取得可用于測試性評估的數據,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工作,特別是與維修性驗證通常結合在一起進行。但是,這種結合一般只是在某些項目上結合,它不能取代測試性驗證試驗。為了進行測試性驗證,必須制定測試性驗證計劃、規(guī)定驗證要求,對測試性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評估。

a) 故障檢測率和故障隔離率的驗證

本節(jié)介紹一種常用的測試性驗證方法——列表法。它通過注入故障進行驗證,通常用于驗證機載系統或設備的故障檢測率rFD和故障隔離率rFI。

故障注入可以通過引入有故障的元器件,或使引線開路、元器件短路,或使被測單元失調等方法來實現。模擬故障樣本的選擇及分配可按GJB 2072-94的附錄BMIL-STD-471AA10.4A10.5的規(guī)定實施。對每個模擬故障應進行分析,以確定它是否能真實反映產品的故障。同時,還應對每個模擬故障進行分析,以確定產品的BIT、外部測試設備或人工測試完成外場級故障隔離的模糊度以及野戰(zhàn)級、后方級故障隔離的模糊度,并把上述分析結果填入產品測試性驗證及評定表,如表5所示。

5 測試性驗證及評定表

image.png

根據表5中列出的信息,可以分別計算故障檢測率rFDBIT、外部測試設備和人工測試的故障隔離率(rFI)在外場級、野戰(zhàn)級和后方級的觀測值,驗證這些測試性參數值是否滿足規(guī)定要求。

計算故障檢測率公式:

image.png

式中:rFD——故障檢測率;

NFD——檢測出的故障數;

N——模擬故障總數。

計算故障隔離率公式:

image.png 

式中:rFIBL——BIT故障隔離率(模糊度≤L);

rFIEL——外部測試設備故障隔離率(模糊度≤L);

rFIML——人工測試故障隔離率(模糊度≤L);

nB——BIT隔離的故障數;

nM——人工測試隔離的故障數;

NFD——被檢測出的故障數,等于NBNENM三者之和。

b) 虛警率的驗證

由于影響虛警率的因素很多,外場使用的虛警率遠高于試驗驗證值。因此,虛警率的驗證一般均在外場試驗期間或者在裝備投入服役后驗證。此外,還可利用可靠性試驗、性能試驗得出的虛警數據對虛警率進行驗證。

下面介紹一種近似的驗證方法。它基于虛警率定義為每24工作小時內虛警數的平均值。

1) 確定驗證試驗中設備的累積工作時間T,它包括性能試驗與可靠性試驗時間,當要求在使用試驗結束前結束試驗驗證時,虛警率驗證應在承制方的可靠性試驗完了時結束。

2) 計算期望的虛警數NF

image.png

式中:NFS——規(guī)定虛警數的平均值(按每24小時設備工作時間計算);

T——被測單元的累積工作時間。

3) 利用下式驗證是否滿足規(guī)定要求:

image.png

式中:NFA試驗取得的虛警數觀測值。

4.4. 保障性定量指標

4.4.1. 指標名稱

根據軍工裝備研制及使用階段的特點及用戶關注的特性,梳理保障性定量指標如下:

1) 使用可用度(AO:與能工作時間和不能工作時間有關的一種可用性參數,其定義為產品的能工作時間與能工作時間、不能工作時間的和之比。

2) 固有可用度(A1:僅與工作時間和修復性維修時間有關的一種可用性參數,其定義為產品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與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和平均修復時間的和之比。

3) 任務前準備時間(STTM:為使裝備進入任務狀態(tài)所需的準備時間,通常包括戰(zhàn)備裝備的啟封、檢修等時間。它是保障時間的組成部分。

4) 裝備完好率(MRR:能夠隨時執(zhí)行任務的完好裝備數與實有裝備數之比,通常用百分數表示。主要用以衡量裝備的技術現狀和管理水平,以及裝備對作戰(zhàn)、訓練、執(zhí)勤的可能保障程度。

5) 能執(zhí)行任務率(MCR:裝備在規(guī)定的期間內至少能夠執(zhí)行一項規(guī)定任務的時間與其由作戰(zhàn)部隊控制下的總時間之比。它為能執(zhí)行全部任務率與能執(zhí)行部分任務率之和。

6) 利用率(UR:裝備在規(guī)定的日歷期間內所使用的平均壽命單位數或執(zhí)行的平均任務次數,如飛機的出動架次率。

4.4.2. 適用范圍

保障性定量指標的適用范圍見下表6

 

6 保障性定量指標適用范圍 

image.png

4.4.3. 驗證階段及方法

a) 驗證階段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貫穿于型號的整個壽命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重點和目標。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的總目標是:

1) 提供在預計的戰(zhàn)爭狀態(tài)下裝備系統保障性的保證;

2) 檢查所開發(fā)的系統保障是否有能力達到既定的系統戰(zhàn)備完好性水平;

3) 檢查系統戰(zhàn)備完好性目標是否能在使用期內平時和戰(zhàn)時使用率下實現。

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應在產品總的試驗與評價大綱中充分考慮綜合后勤保障的有關內容,充分利用其他試驗工作的結果實現上述目標。

試驗與評價分為兩大類型,即研制試驗與評價、使用試驗與評價。表7給出了在各個不同階段的研制試驗與評價、使用試驗與評價工作中的產品綜合保障目標。

7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目標

image.png

由上表可見,研制試驗與評價主要是一些工程試驗,利用這些工程試驗的結果來找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設計手段來真正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使得裝備的保障性得以提高,使得保障系統的效能有所提高,使裝備與其保障系統能相互匹配。

研制試驗與評價工作主要在模擬環(huán)境下進行,其大多數工作是由承制方負責完成的。

使用試驗與評價主要是一些統計試驗,利用這些統計試驗來評價裝備所達到的保障性水平,評價保障系統的效能,找出保障性水平與要求存在的差距,或驗證裝備系統已經達到了規(guī)定的戰(zhàn)備完好性要求和保障性要求。

使用試驗與評價工作通常由獨立于訂購方和承制方的第三方來進行,一般在外場實際環(huán)境中進行。

b) 試驗方法

應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適當的試驗方法:

1) 在只有原理或試驗型樣機時,主要目標是評價原理的正確性、尋找各種設計缺陷以便找出糾正措施時,應采用實驗室試驗方式;

2) 在評價裝備的保障性水平和保障系統的效能時,采用外場環(huán)境下進行試驗。

c) 評價方法

應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不同的評價方法,評價可分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兩種。

當主要目的是尋找設計缺陷時,一般應采用定性評價方法;找出設計所存在的缺陷,并對造成缺陷的原因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從而找出消除這些缺陷的方法。

當主要目的是評價裝備的保障性水平和保障系統的效能時,則要采用定量評價方法,指出裝備現有的保障性水平和保障系統的效能,指出是否已經滿足了規(guī)定的要求,指出與要求之間存在的差距。

4.5. 安全性定量指標

4.5.1. 指標名稱

根據軍工裝備研制及使用階段的特點及用戶關注的特性,梳理安全性定量指標如下:

1) 發(fā)生災難的事件概率(P:軍工裝備發(fā)生災難性故障導致墜毀或空中解體的概率,一般要求<1×10-9。

2) 發(fā)生嚴重的事件概率(P:軍工裝備發(fā)生嚴重故障導致飛機遭到嚴重損壞(如發(fā)動機失效等),可能導致墜毀,一般要求<1×10-7。

3) 絕緣電阻:絕緣物在規(guī)定條件下的直流電阻,是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最基本的絕緣指標,一般要求>500MΩ

4) 泄漏電流:在*的情況下,流入大地或電路中外部導電部分的電流,一般要求<2mA

4.5.2. 適用范圍

安全性定量指標的適用范圍見下表8

8 安全性定量指標適用范圍

image.png

4.5.3. 驗證階段及方法

軍工裝備在論證階段、方案階段、工程研制階段、生產定型階段及使用階段均需開展相關的驗證工作。主要如下:

1) 論證階段根據相似產品的經驗,并考慮新研制產品的特點對安全性要求進行驗證與評估,保證安全性要求的正確與完整,并且在技術上是可驗證的。通過驗證決定在產品壽命周期中可能要放棄的某些安全性要求,最終確定安全性的驗證要求,形成安全性驗證要求文件;

2) 方案階段主要的安全性驗證工作是對安全性工作計劃進行評審驗證,參與軍工裝備方案設計、關鍵技術攻關和新部件、分系統的試制與試驗,結合模型樣機或原理樣機的研制進行安全性試驗驗證,確定安全性要求是否合理,確保安全性關鍵技術已解決,安全性工作計劃切實可行;

3) 工程研制階段主要的安全性驗證工作首先是對安全性工作計劃進行評審,如果某個產品有多個轉承制方,通常應有綜合的安全性工作計劃,以協調各轉承制方和承制方的安全性工作。其次對設計進行安全性評審,以確保已經滿足安全性要求,并保證已經消除或控制了以前識別出的危險;然后對所有試驗進行評審,以確保不會引入新的危險;最后將本階段中進行的安全性驗證工作記錄成文;

4) 生產定型階段安全性驗證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驗證是否按批準的規(guī)范和設計文件生產滿足安全性要求的產品。在該階段必須對生產過程進行安全性控制和檢查,評審所提出的各種工程建議對安全性的影響;

5) 在使用階段使用方要做的安全性驗證工作主要是定期進行安全性評審,確定已發(fā)現問題的范圍(是否在所有的現役系統中都存在)和發(fā)生的頻率;同時對系統進行監(jiān)控,以確定設計和使用、維修以及應急規(guī)程是否恰當。

a) 部件安全性驗證

部件安全性試驗應在部件設計階段開展,或由部件供應商自行開展并提交相關測試報告。部件安全性試驗項目包括但不限于絕緣電阻、泄漏電流、介電強度、過壓欠壓保護等。部件安全性試驗方法應參考相關產品的設計規(guī)范或標準,如飛機電氣系統中用電設備應依據GJB 181B-2012《飛機供電特性》中規(guī)定的要求開展安全性驗證工作。

b) 整機安全性驗證

針對特定損失事件或事故后果發(fā)生的概率(或頻率)提出的定量要求,為明確并在工程中落實安全性定量要求,通常需要依據一定規(guī)則建立工程模型,即概率安全性模型,而對此類安全性目標的驗證活動,通??刹捎酶怕曙L險評價(PRA)或故障樹分析(FTA)方法。

概率風險評價(PRA)是最有代表性的量化安全性評價方法之一,它是一種識別與評估復雜系統風險的結構化、集成化的邏輯分析方法,綜合運用事件樹、故障樹等方法構建出風險事件鏈模型,集成工程各類定性和定量信息(如試驗數據、現場數據、專家判斷等)進行模型量化與不確定性分析,從而合理地預測系統的風險水平,分析影響風險的關鍵因素,為復雜系統壽命周期內的風險管理提供決策支持。通過構建系統概率安全性模型,實施定性或定量分析,識別系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評價系統的安全性水平,支持系統全壽命周期的改進和工程決策。概率風險評價主要適用于大型復雜系統,如飛機等。概率風險評價可以在研制不同階段開展。在不同階段實施,重點不同。研制和使用不同階段PRA實施重點見表9。

9 各階段PRA實施重點

image.png

故障樹分析(FTA)以一個不希望的故障事件(或災難性的危險)即頂事件作為分析的目標,通過自上向下的嚴格按層次的故障因果邏輯分析,逐層找出故障事件的必要而充分的直接原因,最終找出導致頂事件發(fā)生的所有原因和原因組合。在具備基礎數據時計算出頂事件發(fā)生概率和底事件重要度定量指標。利用FTA 進行安全性量化評估時,將安全性概率指標要求的逆事件作為頂事件進行故障樹建模,逐級進行分解,獲取層次產品故障數據后,量化評估安全性概率指標是否得到滿足。FTA 的基本步驟如圖1所示。

image.png 

1 FTA基本步驟

4.6. 環(huán)境適應性定量指標

4.6.1. 指標名稱

根據軍工裝備研制及使用階段的特點及用戶關注的特性,常見的環(huán)境適應性定量指標如下:

1) 低氣壓(高度)試驗;

2) 高溫試驗;

3) 低溫試驗;

4) 溫度沖擊試驗;

5) 太陽輻射試驗;

6) 淋雨試驗;

7) 濕熱試驗;

8) 沖擊試驗;

9) 振動試驗;

4.6.2. 適用范圍

環(huán)境適應性定量指標的適用范圍見下表10。

 

 

10 環(huán)境適應性定量指標適用范圍

image.png

4.6.3. 驗證階段及方法

a) 工程研制階段

在軍工裝備工程研制階段,為驗證設計措施的有效性,需要開展大量的研制試驗,包括環(huán)境摸底試驗、可靠性強化試驗等。

環(huán)境摸底試驗可能需要反復做,在本階段是例行試驗。可以在流程中發(fā)現可能存在的性能指標或質量方面的問題,從而加以糾正。例行試驗的報告或記錄也是用作進行產品開發(fā)、制造和交付管理中的可追溯的重要信息。例行試驗通常是選擇最關鍵的的指標來進行測試,而不一定會驗證戰(zhàn)技指標要求的所有項目。環(huán)境摸底試驗對象一般為部件,目的是在部件設計階段盡早發(fā)現設計中的環(huán)境適應性薄弱環(huán)境,采取糾正措施,提高部件的可靠性。

b) 生產定型階段

在軍工裝備鑒定階段需要開展完成環(huán)境鑒定試驗。鑒定試驗需在用戶單位代表的參與下完成,以驗證環(huán)境適應性是否達到鑒定要求,是否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環(huán)境鑒定試驗應優(yōu)先在獨立于訂購方和承制方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承擔環(huán)境鑒定試驗的單位應通過資格認證和計量認證。

環(huán)境鑒定試驗主要注意要點如下:

1) 為檢測被試品防護裝置的有效性,應確保服役中使用的插頭、外罩和檢測板處在便于測試的位置,且在操作時處于正常(防護或未加防護)方式;

2) 在被試品上的正常電氣連接和機械連接,若試驗中不需要(例如試件不工作),則用模擬接頭(按現場/載體使用進行連接和防護)代替,以確保試驗真實;

3) 若被試品包括數個具有完整功能的獨立單元,則可對各單元分別進行試驗。若對各單元一并進行試驗,且機械、電氣和射頻連接接口允許時,則各單元間及單元與試驗箱內壁間至少應保持150mm的距離,以確??諝饽苷Qh(huán);

4) 進行振動、沖擊試驗時,將專用夾具剛性固定在振動臺附加臺面上,然后將被試品按實際使用狀態(tài)和規(guī)定軸向安裝在專用夾具上。在夾具與被試品連接位置附近安裝控制用傳感器,振動試驗采用多點平均控制方式,沖擊試驗采用單點控制方式;

5) 試驗前、中、后測試均應在質量工程師、第三方測試機構人員的監(jiān)督下進行,所有試驗記錄需由用戶單位代表確認。

c) 試驗項目及方法

環(huán)境摸底試驗一般只需開展高低溫、濕熱試驗即可,而轉階段環(huán)境試驗及環(huán)境鑒定試驗則應考慮到整機、分系統及部件在各種環(huán)境條件下的適應性,因此試驗項目較多,其試驗項目、要求及試驗順序見下表11

11 環(huán)境試驗項目和順序

image.png

5. 總結

綜上所述是裝備的通用質量特性中定量指標的要求和驗證方法。通過可靠性、維修性、測試性、保障性、安全性、環(huán)境適應性幾個方面的工作開展和驗證,可以保證軍工裝備在各研制階段的順利實施,并使得該裝備的產品質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收藏該商鋪

登錄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二維碼 意見反饋
在線留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闽侯县| 仪陇县| 元江| 白朗县| 修文县| 登封市| 浦县| 桐乡市| 达拉特旗| 手游| 玛纳斯县| 许昌市| 扬中市| 定远县| 杭锦后旗| 任丘市| 东丽区| 东城区| 塔城市| 徐州市| 青冈县| 密云县| 廊坊市| 施秉县| 库车县| 金昌市| 定南县| 达拉特旗| 开阳县| 永登县| 宣威市| 东乌珠穆沁旗| 公安县| 南澳县| 东方市| 电白县| 日土县| 刚察县| 洮南市|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