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
四川地震災區的鄉親們,我們盡力了!請保重!
四川地震災區的鄉親們,我們盡力了!請保重!地震發生以來,公司zui沉重的話題就是我們應該為災區人民做點什么?公司投產不到二年時間,幾乎所有資金都用于備配抗體。此次是公司*次捐贈行為,捐的實在太少,但我們盡力了!作為由一批高等教育培育出來的高學歷【詳細】
閱讀:533 發布時間 -
公司成立2周年暨2008年度工作會議
2008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2時,“公司開業2周年暨2008年度工作會議”在江西廬山天沐溫泉度假村隆重開幕。公司董事長、總,各部門負責人以及公司其他所有員工共同出席了此次會議。會議上,總首先發言,介紹了公司一年來的經營管理以及發展狀況。然后生產基【詳細】
閱讀:748 發布時間 -
傳統中藥篩選出抗抑郁癥1類新藥
摘要: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陳紀軍研究員團隊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徐林研究員團隊針對抑郁癥進行了系列傳統中藥中抗抑郁癥天然活性分子的篩選,從一種傳統中藥中發現了具有顯著抗抑郁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奧生樂賽特,共同完成了奧生樂賽特及其膠囊的臨床前研究。抑【詳細】
閱讀:598 發布時間 -
壞膽固醇”也有用
摘要:多項醫學研究顯示,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在血液中的水平過高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5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壞膽固醇”并非總是很“壞”,它對人體也有一定用處。多項醫學研究顯示,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詳細】
閱讀:350 發布時間 -
三種靶向序列捕獲策略的比較
生物通報道,盡管新一代測序(NGS)的通量越來越高,而費用越來越低,但它仍不是大多數遺傳實驗室的可行選擇。對于復雜疾病的研究更是如此,這類研究至少需要數百個樣本,以實現足夠的統計能力。然而,這么多樣本的全基因組測序,無論從成本考慮,還是從數據【詳細】
閱讀:2474 發布時間 -
沈陽師大胡東宇教授Nature 文章后再發重要成果
生物通報道1.25億年前后,曾有一支在樹上生活、以昆蟲為食的反鳥類繁盛于白堊紀,并輻射,但在白堊紀末期,與恐龍一起滅絕。近日期刊美國《古脊椎動物雜志》發表了沈陽師范大學胡東宇教授等人關于“渤海鳥”(Bohaiornis)的發現,揭示了早期鳥類在白堊紀已經【詳細】
閱讀:1082 發布時間 -
生物芯片正在走出實驗室即將走入臨床常規檢測.
10月9日從2006年生物—納米—信息融合大會暨2006年生物芯片技術論壇上獲悉,我國已經研發出用于醫學診斷和食品安全檢測的生物芯片,更多成熟的生物芯片產品將從實驗室走入臨床常規檢測。據了解,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開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檢測、病原【詳細】
閱讀:563 發布時間 -
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6年10月2日,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布將2006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兩名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AndrewZFire)和克雷格·梅洛(CraigMello),以表彰他們發現了“RNA干擾機制——雙鏈RNA引起基因沉默”。摘要:今年的諾貝爾獲獎者發現了控制基因信息【詳細】
閱讀:2594 發布時間 -
發現有機汞化物裂解酶降解汞污染新的作用機制
有機汞化物(Organomercurycompound)是具有高度毒性的有機金屬化合物(Organometalliccompound),由于其具有水溶性的特性,使得容易進入生物體內,進入食物鏈中,造成生物堆積(Bioaccummulation),進而對生物造成中毒的現象。然而,在自然界汞的生物循環【詳細】
閱讀:1321 發布時間 -
因為不夠智慧生物進化的時間外星人存在的希望極其渺茫
英國一位科學家日前表示,人們能夠發現外星智慧生物的希望非常渺茫,因為星球存在的年代不夠智慧生物進化的時間,這一研究結果刊登在《太空生物學》(journalAstrobiology)雜志上。據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17日報道,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theuniversityofEas【詳細】
閱讀:1109 發布時間 -
*一項由植物和動物雜交而成的人造生物
*一項由植物和動物雜交而成的人造生物這種外形奇特的蜘蛛是由植物和動物雜交而成的,這也是列表中*一項動物與植物成功雜交培育的實驗。據悉,這是由意大利狼蛛(Lycosatarantula)和白粉桫欏蛛(Cyatheadealbata)進行雜交的物種。新西蘭梅西大學的這種奇特植【詳細】
閱讀:837 發布時間 -
花椰菜含活性化合物 清理肺部細菌用可治療肺病
摘要:據英國《新科學家》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一期《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撰文指出,花椰菜除了能預防癌癥外,其所含有的一種活性化合物硫萊菔子素能幫助免疫系統清理肺部積聚的有害細菌,可用于肺病治療。據英國《新科學家》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一期【詳細】
閱讀:343 發布時間 -
余棣華Nature子刊文章獲熱點推薦.
生物通報道近日來自美國堪薩斯州大學醫學院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研究了抗癌藥物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在乳腺癌治療中的耐藥機制,證實非受體酪氨酸激酶c-SRC(SRC)是曲妥珠單抗藥物耐藥反應的關鍵調控因子。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布在《自然醫學》【詳細】
閱讀:327 發布時間 -
中國醫學科學院人參基因研究登期刊
摘要:以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為主體的研究團隊發表了題為“454ESTanalysisdetectsgenesputativelyinvolvedinginsenosidebiosynthesisinPanaxginseng”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發現了幾乎全部的參與人參皂苷骨架合成的酶基因,并發掘出數百個可能參與皂【詳細】
閱讀:577 發布時間 -
余棣華Nature子刊文章獲熱點推薦
余棣華Nature子刊文章獲熱點推薦【字體:大中小】www.ebiotrade.com時間:2011年4月21日來源:生物通------------------------------------------------------------------------------------------------------------------------------------摘要:近日來自【詳細】
閱讀:747 發布時間 -
唐芳瓊生物傳感器研發成果登期刊
生物通報道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唐芳瓊研究員領導的納米材料可控制備與應用研究室在酶生物傳感器研發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稱他們開發的新型生物傳感器可實現對乳酸脫氫酶(LDH)及血清中葡萄糖濃度的快速、檢測。與該研究成果相關的2篇論文相繼發表在電【詳細】
閱讀:520 發布時間 -
《Science》網站刊登北大師生評論文章
生物通報道近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王壘教授及其博士生李慧斯針對《Science》雜志2010年11月26日發表的一篇心理學實驗報告《ReducingtheGenderAchievementGapinCollegeScience:AClassroomStudyofValuesAffirmation》提出了一些質疑意見,并針對這一報告撰寫了一【詳細】
閱讀:328 發布時間 -
Nature新聞:傳統的癌癥轉移學說遭受質疑
生物通報道在本月初的美國癌癥研究學會(AACR)年會上,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病理學家DavidTarin在數百名同行面前針對腫瘤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的癌癥轉移假說提出了質疑,他認為數十年來針對這一假說開展的研究有可能將科學家們導入了歧途。轉染功能活性蛋白【詳細】
閱讀:493 發布時間 -
大連化物所自主研發“小球”堵死腫瘤“生命線”
日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威海鴻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功能性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自此,大連化物所自主研發的ACA栓塞微球將替代進口用于臨床治療腫瘤。*微孔板檢測相關設備服務,不容錯過!腫瘤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詳細】
閱讀:307 發布時間 -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PNAS新文章
物通報道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所和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在泛素多聚體折疊中間體性質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論文于4月11日在線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答簡單問卷,免費獲得羅氏第4期技術【詳細】
閱讀:394 發布時間